2013年11月21日下午国产隐身无人攻击机“利剑”首飞成功,它的首飞立刻成为了全世界媒体的焦点,国内外专业人士纷纷对首飞及“利剑”无人机进行了有详有细的报道,在此请允许我谈谈个人对“利剑”无人机的解析。
我国是第四个拥有隐身无人机的国家,之前三个国家及各自隐身无人机分别为美国的X-47B、法国主导的“神经元”、英国的“雷神”。从外形上观察不难发现“利剑”与别国三款无人机的外形相似,都是无垂尾、翼身融合、类飞翼的外形,从此可以猜测将来隐身无人机的主导设计外形就是这样的。
“利剑”号称隐身,那就必须有减少被雷达波检测到的结构。第一“利剑”无人机采用S型进气道,从而避免雷达电波直接照射发动机叶片和压气机,但这样S型进气道势必会占用弹仓空间;第二其采用上进气道,这样减少了雷达探测到高辐射发动机的可能性,起到了“隐身”作用,而且可以为弹仓提供更大空间;第三其外形设计肯定也做过雷达波反射测试,所以外形应该也能起到“隐身”效果。
虽然“利剑”设计了一些隐身结构,但是其发动机尾喷管暴露在外是一个非常大的弊端,极高温度的尾喷管极容易被雷达探测到。国外隐身无人机尾喷管都藏在机身内部,或改变喷口外形来减少被雷达发现的几率。
图为“利剑”暴露的尾喷管
“利剑”的弊端也是有原因的,据报道“利剑”无人机使用的是俄制发动机,此发动机一般用于战斗机上,战斗机在作战中由于有时需要做大机动动作所以使用的发动机会装有加力燃烧室(加力燃烧室:短时间内提供巨大的推力),但普通无人机无需开加力飞行,若将加力燃烧室去掉,发动机就可以短一米多,这样“利剑”的尾喷管就能设计在内部。“利剑”无人机是新设计出来的,而且在试验阶段,所以没有必要花大成本将加力室去掉。
首次试飞的“利剑”肯定不会是最终形态,因为还有很多结构可以进行更好的修改,所以本次试飞笔者认为只是试验其外形的实际空气动力学性能。“利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要到服役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本次试飞只是说明中国军方发展无人机的一个方向。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会有更多的关于“利剑”的消息,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的官网:[url=www.uava.pro]www.uava.pro,浏览更多无人机行业精彩新闻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