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线老兵 于 2020-7-3 11:26 编辑
第五个问题:遥控器端天线改装性能 上次曾讲过,常见的遥控器端天线为棒式全向天线,由于有操作者的存在,后半部分的信号被遮挡,有就是50%的信号能量是无用的;如果操作者能让遥控器一直面对无人机,就可以考虑使用定向天线,把95%的能量汇聚在前方,实现最简单最有效的增程。 那定向天线有什么样式的呢?种类太多了,比如微带贴片,缝隙,反射式,透镜式,螺旋,八木,对数周期天线,喇叭口等等,实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当然应用场景也各有不同。如果对遥控器来说,微带贴片天线可能比较适用。外观如下图,一般为两层,也有多层的。这种天线的增益最大方向为天线平面的法线方向,定义XYZ轴如图。
| 面积为40*40mm @5.8G | 面积为65*65mm @5.8G | 3D方向图 |
|
| 沿XZ轴切割 |
|
| 沿YZ轴切割 |
|
| 仿真最大增益 | 7.8dBi | 13.8dBi | 半波功率角度 | -35~35° | -20~20° |
从天线的3D和2D方向图如下,最大增益方向为Z轴方向,偏离Z轴之后,天线增益逐渐降低,Z轴负方向能量基本最低,基本为-13dB左右,也就是说能量基本都集中在天线的法线方向,其原因是把其他角度的能量进行了汇聚。 如果想达到更高的增益,就需要更多的辐射单元,因而天线的面积也就越大,比如上图5.8G天线,40*40mm的面积,仿真增益为7.8dBi;如果天线面积为65*65mm时,天线的仿真增益为13.5dBi。 天线的增益越高,能量汇聚的越明显,增程的效果越明显,但半功率角度就会越小,也就是说无人机必须和天线面的法线要保证在一定角度之内,否则,无人机的会丢失信号,最后可能导致飞丢。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使用抛物面式天线,增益可以达到28~29dBi,半功率波瓣宽度为4~5°,也是说使用时和Z轴的夹角不能大于3°,否则无人机可能丢失信号。如果想保证这个对准精度,靠手动是无法实现的,就需要其他的辅助手段了。 那多少增益的天线是合适的选择呢?如果手持遥控器,增益不要大于14dBi,这时候天线的半波角度为25~30°左右,也就是要和Z轴保证在15°范围内。如果天线的实际增益是14dBi,这时增程效果已经是原来的4倍多了,这已经很远了,如果再远,商用的图传无人机估计只能飞过去,却飞不回来了。一般来讲,6~12dBi的增益可能比较适合普通消费者,增益适中,半波角度适合,操作起来容易,增程倍数可观。 更实际的问题,现在很多天线厂家拿仿真结果来说事,其实仿真结果和实物的差别比较大。比如上图的两个天线,7.8dBi增益的天线,实际的最好结果为6.5dBi左右,13.8dBi增益的天线,实际的最好结果为11.5dBi左右,导致其中差别的原因很多。当然还有很多天线厂家拿一些其他的指标来忽悠,这里就不做讨论了。我只能保证我们产品的性能,至于其他家的天线,建议大家多试试多比较。 我们这边的定向天线,2.4G有6.5dBi的,面积65*65mm;5.8G的6.5dBi天线,面积为40*40mm;5.8G的11.5dBi天线,面积是65*65mm,已经调整打样多次,预计7月份可以出来最终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