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826查看 | 9回复

浅谈 如何争取弹射最大高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3 1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浅谈  如何争取弹射最大高度      
      弹射模型
滑翔机一般都是螺旋上升,如何将螺旋线抻直了,变成直线,那不就争取到更大的高度,延长了留空时间了吗?有时垂直上的很高,但如何顺利的改出进入盘旋滑翔,很关键。      
      这是几十年来钟爱弹射模型的爱好者们都在探讨研究的问题。人们付诸于实践的方法很多,今天看了陈老师的水平尾翼前端的
活动面让我又想起了六十年代初,也曾经搞过的小实验。
      那时,我们将水平尾翼的前三分之二搞成可向上翻动活动面,用直径0.2毫米的细钢丝做成压力弹簧,轻轻的压在上面。水平活动面与安定面得连接靠绵纸刷透布油。
     弹射上升的瞬间,活动面被高速气流吹起,形成推杆,压住机头,直线上升。到最高点时靠弹簧压力自动恢复到有利滑翔状态。
      先调整好手投滑翔,再弹射试飞。要调整弹簧的压力,还要靠 限位 调整上翻的角度。要非常细心观察瞬间弹射上升状态,改出滑翔姿态,反复认真调整。   
      直线上升好调整,但常发生失速掉高的现象,往往不如螺旋上升那样容易改出滑翔。
      下面的老照片,记录着1964年六一儿童节中小学弹射模型
比赛现场难忘时段。
      兰德康是当年首先采用单线操纵打破过圆周竞速全国纪录的运动健将,他对弹射模型也很有研究。
      左边的小学生于文友就是“美好的飞行情趣终生难舍”一文真实描述的1965年以637秒打破弹射市纪录的小运动员。但是破纪录的弹射模型不是照片上的这架,而是一架王书人设计的小运动员用麻杆制作的高翼台T型尾翼,没有活动舵面。(这个小朋友于文友如今已经六十出头了,春节在一起还想起当年他试验的另一架折叠机翼的小弹射,至今还想实现当年未成功的梦想。)


浅谈 如何争取弹射最大高度 模型,滑翔机,竞速 作者:飞行者 2768

浅谈 如何争取弹射最大高度 模型,滑翔机,竞速 作者:飞行者 3804




发表于 2014-2-3 13:1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没玩过
发表于 2014-2-3 13: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后看
发表于 2014-2-3 16: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学习 了
发表于 2014-2-3 17: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致敬!
发表于 2014-2-3 17: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没玩过
发表于 2014-2-3 17: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顶顶
发表于 2014-2-4 0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定后看!!!老前辈值得尊敬!!!!!!!!!!!!!1
发表于 2014-3-17 08: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兰色精灵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17 08: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模吧|APP下载|广告报价|小黑屋|手机版|企业会员|商城入驻|联系我们|模吧 ( 冀公网安备13080502000084号 )

© 2013-2020 Moz8.com 模吧,玩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