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H机架研发之路 从选择——构思——设计——加工—...
从小就一直渴望蓝天,对天空充满无限的欲望。自2014入模已来。前后接触过F450,固定翼冲浪者,自己设计纸飞机等,这些只是匆匆忙忙的玩了下。因为自身原因,从2013放弃学业,就跟随父母来到深圳。期间没有工作,真到2016年才找到工作。2014/2015期间小打小闹,2014年还不知道什么是无人机,航模,真是相见恨晚啊,那时候我工作了三个月。还算有点钱,可惜没花对地方上。这一时期就像我的人生一样糟糕。直到2016年,开始找工作了,入手乐迪AT9。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机架篇:
配置:
机架:H680,采用2厘米碳管做横竖轴机体。用碳板两层夹碳板的方式固定,固定件用管夹座固定上下两层碳板。这个方案也是想了好久,在淘宝上看见便决定用管夹座固定,刚刚合适2厘米碳板。装起来的话空间上足够装电调分电板之类的东西了。另外飞控是装在上层碳板上面。电池挂载板挂碳板第一层上。也可直接将电池放碳板是不用挂载板。至于装机效果如何,我自己完全在脑子里想出来的,因为没有电脑,所以也做不出一个机架安装模型出来。只有等碳板加工出来待测试后才能知道,测试后才能改进。
贴发的有点乱,我也是想到什么就发什么,没按顺序发,大家看看就行
做好了那?
祝你成功
支持楼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路过,帮顶( ̄▽ ̄)
66666666666666666666666 厉害了
顶一个
坐等成品啊
用来装逼的山寨简介空壳公司,目前正在努力实现中http://www.moz8.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9.pnghttp://www.moz8.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0.png
翔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总部坐落于深圳。是一家以无人机(UAV)及机载平台、智能机器人、无人潜航器(AUV)、智能无人车为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翔飞团队是一群热爱飞行的航模爱好者,对于天空的探索,我们从未止步;无限拉近与天空的距离,满足一切对天空的想象和欲望,我们以飞行作为人生最大爱好,同时也把飞行作为人生最大事业。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以及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研发,在多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取得重大突破,致力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应用于_个人消费、工业应用、科研等领域,并提供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翔飞拥有一支强大的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以尖端的技术、安全可靠的产品为更多的领域提供专业服务。我们从未停止探索与创新的步伐,时刻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推陈出新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优秀产品,以持续创新精神引领未来无限可能。
在TB上选来选去,没找到一款合适的,刚开始觉得买个400轴距,后来考虑到用途和可玩性,决定买650,又觉得机架不好,开始觉得H680机架不好,在贴吧上看见大神用H680穿云,于是经过思想斗争。倒向H680,但是由于预算和机架的原因未能选择这款机架。
某一天看见群里一个大神的H型机架,一见钟情就看上了。为何自己不设计一款H机架呢?于是果断把图保存在手机里,开始了仿造加创新设计。因为没有电脑,图纸能去网吧熬夜通宵CAD画机架。经过无数次修修改改,得到最后版本。
言归正传:
我设计的H机架参数:
横轴:48竖轴:40。机架第一代属于实验机,碳管多长待测试后重新设计合适长度,方便携带。碳管直径20mm。连接方式采用三通管连接。如图:
电机座铝合金,关于碳管需要打孔,因为自己没工具,为追求完美,也不想自己打孔。在淘宝上到处找加工商,没有一家愿意打孔。所幸找到淘宝唯一一家支持打孔的。竟然同在深圳,碳管加工好了,孔位开的还好,没发现错误,就是我另一半的孔位图纸画错。导致三通管孔位与碳管孔位不匹配。相差1mm,为追求完美。决定测试后重新画。
机架孔位与组装示意图
期待下文~~ 楼主很实在,很多这样的创业公司,但是都比你能装逼,但是没有你这样的态度,希望你能成功 翔云 发表于 2016-12-25 2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下文~~ 楼主很实在,很多这样的创业公司,但是都比你能装逼,但是没有你这样的态度,希望你能成功 ...
哈哈,用来衬托其专业性的。但是人里想往这方面走。希望能成功吧!
等着看成品。 什么时候出成品呢?
感谢楼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