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影入境》获得“最佳创意航拍”作品奖
本帖最后由 fIsKGp 于 2020-9-22 18:18 编辑在前几天举行的搜狐无人机影像大赛上,由陈辉、乔柳、钟凯等人创作的《叠影入境》获得“最佳创意航拍”作品奖。这部作品使用航拍影像、倾斜摄影图像建立三维场景,并使用编程动态图形技术对重庆的化龙桥片区进行数字化解析。这部短片在现场引发来宾的赞叹。短片背后是什么故事?近期,我们对本片的导演陈辉进行了专访。
https://v.qq.com/x/page/q0947syadwf.html
陈辉在采访中表示,这个作品呈现的区域为重庆的化龙桥片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有非常丰富的素材和讲述维度。在拍摄中,他们使用大疆MAVIC 2ZOOM 无人机进行航拍,使用大疆精灵4 RTK版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动态图形主要通过基于Grasshoper平台的C#二次开发来完成,部分粒子特效采用了HOUDINI。制作花了约5个月的时间,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以及地理科技相关的企业。
陈辉提到的这两款软件,Grasshopper(简称GH)是一款可视化编程语言,它基于Rhino平台运行,是数据化设计方向的主流软件之一,同时与交互设计也有重叠的区域。Houdini (电影特效魔术师) Side Effects Software的旗舰级产品,是创建高级视觉效果的有效工具。
该片受201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策展方邀请所制作,获得了该展览的优秀作品奖之公众奖。在前不久举办的搜狐无人机影像大赛中,该片夺得了“最佳创意航拍”,也获得了张朝阳等人的赞誉:“《叠影入境》这部短片,能让人快速学习和记忆一些很复杂的内容,展示了未来一个快速、高效的在线影像教育的方向。”
以下是文字采访实录:
1.请介绍一下您以及创作团队
因为疫情,陈辉团队还没聚齐,这是使用获奖感言视频截图拼起来的合照。图据陈辉
我是《叠影入境》导演陈辉,本片核心创作者还包括制片人乔柳、编剧钟凯,另外参与本片制作的还有一个多人组成的研究型团队,这个团队因为相似的科研目的以及互补的专业技能而自发组成,主要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以及地理科技相关的企业。我们擅长将城市学科的专业知识经过设计提炼融合到航拍画面中,无人机摄影我们主要从创作立项后才开始接触,对于无人机应用科技方面,团队内的相关成员具有多年丰富经验。
2.当初创作这个作品的背景和出发点是什么?希望通过作品传递什么?
我们选择的创作地点具有复杂多元的城市空间和城市运行状态及悠久的历史,具有非常多的素材和讲述维度,可以让我们充分的在内容梳理上、技术研发上、表达手法上进行探索。当然,这里也是我们所在的城市,推广城市的文脉与风貌也是我们非常愿意去做的事。
3.作品创作团队有多少人,具体到不同的工作环节有哪些,分别花了多长时间?
总时间跨度大约五个月,但不同于多数航拍摄影短片,我们有较大比重的内容策划阶段,包括文献研究、场地调研、数据整合及剧本推敲等工作,几乎与制作阶段时间跨度持平。
4.为了这个作品,使用什么无人机产品做的航拍和摄影测量?
拍摄主要使用Mavic 2 Zoom ,便于多种焦距取景,倾斜摄影方面使用Phantom RTK。
5.拍了多少容量的素材,花费了多长时间?
拍摄贯穿5个月的创作过程,容量并未统计。
6.使用什么软件或技术制作的动态图形?
动态图形主要通过基于Grasshoper平台的C#二次开发来完成。
7.制作作品还使用了什么软件?能不能分别介绍一下软件以及功能?
少量使用了一些Pr进行成片输出,基本没有剪辑。部分粒子特效采用了HOUDINI。
8.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都是怎样克服的?
总的来说,难点在于将建筑/城市规划技术体系与部分影视与后期特效的体系进行融合,除了技术上的融合,更有挑战的是表现手法叙事方式层面的融合,这一点缺少前人经验,需要投入较长时间的推敲。当然,这只能说是研究上遇到的本应该克服的困难。整个创作过程会存在一些身体上的辛苦,但总的来讲比较顺利,只要愿意投入时间,也就谈不上有什么艰辛,所有这些同样都是最有趣的事。
9.除了搜狐无人机影像比赛的“最佳创意航拍”奖,目前还获得了哪些其他奖项?
这部影片是受201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策展方邀请所制作的,获得该展览的优秀作品奖之公众奖。
10.无人机在你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应用?在这个作品背后,能给用户带来哪些视听或学习上的改变?
打通技术路线后,无人机可以介入多种三维平台的工作,包含设计,管理,产品研发等等。个人认为,无人机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公共资源或基础设施。
记者:李洪涛
内容编辑:卢国青
顶贴是一种美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