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航模圈子最火的当之无愧就是穿越机,但是还在15年的时候,各大论坛都还没有穿越机专属板块,那时候还是各种固定翼的天下。
前段时间参加了Sonicmodell的新机测评,由此诞生了一下测评文章。全文共10P,1640字,预计需要6分钟阅读。其中开箱部分有视频版本,请戳(欢迎大家订阅关注,努力成为一只UP主,以后会不间断更新) 首先例行吐槽下天天快递。。典型的不投诉不舒服斯基,不过要给Sonic model市场负责童鞋一个赞,我反馈了快递问题不到半天,就收到了Sonic model的回复邮件。
这次测评开箱的新飞翼就是Sonic modell最近推出的MINI AR wing ,其实Sonic modell在17年的时候推出过一款翼展900mm全尺寸的ar wing。 今年再次推出的是一款600mm翼展的mini版。
就是这么小。整体包装采用的瓦楞纸经典包装,总感觉有当年小米那种极简风格,这点我还是比较喜欢的。记得不错的话,当年Sonic modell 900mm AR wing的包装是彩色印刷。
接下来看下官方给的参数
600mm翼展
EPP材质
这次的AR wing采用的是EPP材料。
TIPS:
其实这种飞翼常见的材料就是EPP和EPO两种。其中EPP材料比较柔软,耐摔,但工艺复杂,并且由于材料没有那么“硬”,一般是需要用细碳杆进行支撑。
然而,EPO材料硬度优于普通发泡材料,也就是大家通常会感觉到“硬”那么一点,不过“硬”的代价就是抗冲击力能力没那么好,炸机嘛。。。收拾收拾回家粘飞机吧。
动力套件
由于送测的设备是PNP套装,厂商提供的电机2400kv的1806,由此看来拆了我的小穿越还能凑四套mini ar wing的动力套呢。不过担心动力不够的同学可以歇歇了,具体动力体验,我们在飞行部分再谈。
官方标称翼载荷为 39.5g/dm²,账面数字上来看挺符合作为一款600mm竞速飞翼的。不过紧接着我看到了官方描述飞行速度为10-70+km/h。。。这个就很尴尬了,只能说我测试时最大地速达到了122KM/H,失速点30-40 km/h左右。我尝试减小油门飞行,但是当速度降低到40左右的时候,机翼就会抖动,紧接着临界失控。不过mini ar wing设计的本质就是一台穿越飞翼,只要速度上去了,操作还是相当灵活的。
官方只写了是30A电调,并没有说明是什么品牌。本着工程师的精神,我给它扒下了衣服。主控采用的是STC F330,mos管为AON7520,总体中规中矩,MOS最大耐流可以达到50A。不过依旧看不出品牌,不过这是挡不住我的好奇心的,连上调参软件——中威特,不过惊喜的是这个电调竟然采用的是bls固件。
再看舵机,舵机很厚道的采用数字舵机,而且连接杆采用的是螺纹连接方式,此处要给个赞!就像某位大神说的那样,同级别的飞翼很少见到这么细心的设计。
Mini ar wing的加强结构也是比较具有特点的,他在机翼中埋入了铝管作为加强导管。机身和机翼中间插入碳纤管进行连接加强。这样的设计使得600mm翼展的飞翼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我多次大油门炸鸡后得出的结论)。不过飞翼机翼和机身需要采用泡沫胶进行加固,一次安装后便不可再次拆卸。可能是其本身翼展只有600mm的缘故,携带也比较方便,所以厂家并没有设计可拆卸的方案。不过要提醒的是,机翼和机身粘结部分,需要采用砂纸打磨,然后进行粘结作业。可能是由于脱模剂的原因,要不然胶水粘结会不牢固。
翼尖部分和机翼部分进行相同处理,如果怕炸坏,可以用冰棒棍进行三角加固。
飞控、图传、GPS
飞控安装位置在正中间,小的机身也就决定了各个设备需要仔细布置下位置。其他地方安装都是中规中矩,唯独两个地方需要主要。
第一:实在没找到合适装GPS的地方,最后只能在机翼切处理啊一个地方,不过采用小gps的话,破坏会小一点。
第二:摄像头安装位置,我用的是雨燕一代,可能由于镜头广角的问题,我塞入摄像头后总有一圈黑视。
关于飞行
其实测试这个飞翼并不是那么顺利。总结下有这么几点感悟。
1、 起飞全油门,如果重心正好处在官方给的参考位置,建议把升降舵拉到底。不用担心,当速度起来以后松开升降舵,飞机就能平稳飞行。
2、 全程建议保持40km/h以上速度飞行,失速点说来就来,由于飞翼一般高度不是高,比较难拉回来。
3、 速度真的很快,3s 2200的电池无风条件下,平飞到122的速度。群里的小伙伴有人飞到了144的速度。对飞场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后续飞行视频,等下再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