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翼的飞机8 发表于 2014-1-20 01:11:00

用机器人生产的多旋翼直升机Flexbot 转载

本帖最后由 无机翼的飞机8 于 2014-1-20 01:12 编辑

 
转载rcfans
Hex Airbot(Flexbot)是一款迷你飞行器,它采用Arduino兼容平台,集成MPU 6050六轴传感器,用户可通过App实现对飞行器的操控。主要零部件上,Hex采用了一颗重3.6g,5.8 GHz频率、200mw功耗的视频传输模块、重新设计的Arduino六角形电路板、机身最重的是一枚10.6克、350毫安的锂电。
http://rcfans-discuzx.b0.upaiyun.com/portal/201312/28/214531izzugzdzxgodx9p0.jpg

  Hex飞行时间为7-15分钟,后续的更多定制级需求,团队创始人喻川表示可以通过改良马达及增加电池容量实现。
  产品功能上和多数飞行器类似,喻川告诉我,Hex并算不上飞行器的颠覆,产品最大特点是开源与数字制造,数字制造即利用CNC、3D打印、激光切割机等数控设备进行生产。而Hex的主体机架由3D打印的ABS塑料而成,用户可以更改机架的设计图纸自行打印,这意味着Hex Airbot在硬件及3D设计上都是开源的状态。

  虽然Kickstarter上还写着带有MPU 6050传感器,但在实际的量产过程中,Hex已根据用户需求增加了气压计喻磁感计,使得这款飞行器不但有更好的方向感,还能完成在设定高度的自动巡航。目前,Hex分别有三个价位段的设置,从四轴增加至六轴,代表着不同的飞行能力。最高端版的已加入wifi模块,可以配套另一款穿戴眼镜产品,用户可以实时监控飞行器拍摄的环境,更适合工业级的用途。
  Hex最早原型,是基于开源项目MWC做的飞控,核心是Arduino,喻川告诉我,传感器是从任天堂Wii游戏机手柄中拆下来的模块,在这个飞控的基础上,再搭载一个机载电脑,采用了有名的熊猫开发板,ARM A9运行linux+ROS,用于图像识别的处理。
  Hex团队成员由六人组成,喻川作为发起人,由建筑师专业转变为负责产品设计方案,Benjiamin black被中国机器人方向所吸引,从南加州大学辍学加入团队,负责软件开发及用户运营。狂热游戏机开好者廖金华负责则软硬设计,数控达人张宇,负责数控工具操控,据说能用激光切割机造木马。人工智能方向的Arnab bhadury除了会弹夏威夷吉他外,还负责算法工作。就是这么一支以兴趣为导向的团队,在无固定办公室、异地协助的方式,完成了Flexbot这么一款从一开始便具备工业用途的产品。
http://cdn.pingwest.com/wp-content/uploads/2013/12/unnamed1.jpg

在Hex的工作室里,还有一位备受注目的非人类团队成员——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KUKA的机械臂AGILUS。AGILUS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精度最高的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机)只有极少公司能生产,可连续24小时工作15年,能耗相当于一台普通液晶电视。
  关于团队引入这台昂贵工业机器人原因,团队创始人喻川告诉我,由于Hex已经有了量产的需求,已经不是停留在原型的层面,在参观了大量大量工厂后,团队非常反感血汗工厂和大规模的流水线制造。"每次从这样的工厂出来都非常不适,所以我们决定产品采用全数字制造的方式,从电子部分到外壳,都由机器人生产(电子部分是由贴片机器人制造),组装交给用户自己完成。虽然现在机器人还不能全部替代人工,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降低人的参与度。"
  然而,KUKA机器人虽强壮高效,但需要人工编程及大量的匹配工具和传感器,网络安全背景(其实全团队的成员都存在跨界状况)的廖兴毅为此付出了不少心力。
http://cdn.pingwest.com/wp-content/uploads/2013/12/099.png
  Hex Airbot最初的idea成型在2012年的夏天,喻川与张宇由于不想下楼买烟,探讨着把图像识别云计算技术运用到旋翼飞行器上,虽然两人当时正在做图像识别开发,也有玩无人机的经验,但自己设计的飞行器从无至有,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通过逐步删减多余的构想,原型逐渐成型:六边形的六轴飞行器,Hex正是取自单词的头三个字母。有了第一个原型后,团队拍了视频放到网络上,没想到马上受到一线科技媒体报道。随后著名的硬件孵化器HAXLR8R找到了他们,并邀请团队参加2013年孵化季。
  喻川告诉我,参与孵化器这段经历是团队成长路上的重要转折,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精益创业的方法,逐步修正了产品的构想与方向,而同期的其他团队也非常优秀,印象最深刻的是欧美创业者的自信和乐观,包括失败与勇于尝试。
  第二次转折点是Kickstarter的练摊,上线第一天,团队成员还打趣说如果众筹1000美金成功,晚上便去腐败,没曾想四个小时便达到设定目标。最后Hex项目在45天时间里筹集56万美金,在Kickstarter年度总榜排名14,而实际给团队带来转变的,是平台迎来一批种子用户,在互动的过程中激发了产品更多灵感。
  Hex与一些硬件创业团队相似,从开始至项目推出,一直在做减法,对于喻川的经验而言,小团队的创业项目需要快速拿出简单易用的原型,快速测试市场并获得用户反馈,而后续的快速迭代则是更重要的,所以团队一直在降低难度与删减功能。
  喻川认为,Hex的核心是综合的创新能力,除了产品本身的软硬件技术,他们还开发了Kickstarter的用户分析数据,改造3D打印机,使用参数化设计,在制作过程中还使用了工业机器人,这些创新应用,使团队提高了效率,更准确地定位产品。
  Hex的价值观是以基于个性化、开源以及数字化制造手段,反对大规模制造,特别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它们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在几十万的血汗工人使用顶尖工艺生产的产品在几个月后沦为垃圾,喻川认为这不是未来。
  喻川说,团队会继续设计各种开源小型飞行器,让用户把自己的创造也加入到产品中去,小方向上已计划搭载GoPro摄像机的飞行器、小型固定翼飞行器,工业领域里目前电力巡检、物流、安防都有了部分厂商与团队接触的过程,但喻川表示会等待合适的时机才正式进入。
  在销售的渠道上,一惯于众筹平台的精神,喻川表示不会通过传统的代理渠道,那样只会让他们远离用户。对于国内的兴趣爱好者而言,Hex将会采用淘宝商店的形式为其服务。目前首批6000个的订单中,团队已完成三分一的生产,预计在14年的2月中旬出货。
  谈及创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喻川认为在各种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创造性解决问题,如何变劣势为优势,是创业最大的魅力所在。"创业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就像玩RPG游戏,不断会有怪兽出现,不停打怪,所以别太当回事,game over了再来。"
  PS: HEX由于名称与美国已注册的一家玩具公司相近,为避免纠纷已改名为Flexbot,名字及新logo同样由用户"众筹"而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xODk3Mjgw.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机器人生产的多旋翼直升机Flexbot 转载